学校实习不是培养“包身工”

2007年06月14日

赵志疆

四川省仪陇县大寅中学以“挣自己的钱,读自己的书”口号,鼓动500多名初中生到东莞实习。学生们到了东莞之后,却被迫做全职工作,每天工作14个小时。一半的加班费和部分工资都被学校以保管的名义扣留,若加班迟到还会被老师体罚。(6月12日 信息时报)

恶劣的工作生活环境、超负荷的劳动强度,发生在这些涉世未深的孩子们的身上的一切令人痛心,而校方竟然对这种残酷的打工方式大加赞赏,这样的态度格外令人感到愤怒。莘莘学子俨然变身为现代版的“包身工”,是谁导演了这样的悲剧?又是谁在从中攫取著他们所带来的利益?

中途退学或辞工不仅意味著高昂的学费付之东流,同时也意味著辛辛苦苦的血汗钱打了水漂,在这样的要挟之下,哪个学生敢轻言放弃?无良企业把实习生当成了可以任意盘剥的廉价劳动力,而那些同样无良的学校则像旧社会的打手一样,无情地把越来越多的“包身工”驱赶上那些“罪恶生产线”。这是一种何等令人发指的行径?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的话没有错,但“吃苦耐劳”并不意味著必须忍辱负重、毫无止境地受到盘剥。对於学校来说,组织在校学生外出实习属於教学过程的一部分,因此实习的主要内容应该是学习积累社会经验,而不是去“实践”著做一名流水线上的“包身工”。通过这些超高负荷而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劳动,学生们到底能从中学到些什么?在这样的条件之下,又谈何“学以致用”?

无良工厂之所以胆敢如此肆无忌惮地盘剥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固然暴露出了有关部门对此类企业用工制度的监督还有待加强,但何尝不暴露出那些利欲薰心的学校对此不遗余力的支持?学生实习期间,不仅要照常缴纳学费,而且劳动所得也要面对学校的重重盘剥,巧立名目的收费项目背后,学校利令智昏的丑陋嘴脸清晰可辨。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丝毫不顾及学生学业的实际需要,以及可能对他们造成的身体和心理上的影响,这样的学校何异与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职业黑中介”!充当“黑中介”的学校和大赚昧心钱的企业,正是实习生变成“包身工”这一黑色链条上环环相扣的两个环节。因此,只有依法加强对他们的管理,加大其违法成本,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实习学生的利益,避免类似事情的发生。

暑假已经来临,各个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也即将展开,除了寄希望於学校慎重考察选取实习对象之外,职能部门也不能放松对此过程的监督和检查,防止形形色色的“血汗工厂”趁虚而入。无论任何时候,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的学校都没有理由把学生驱赶上那些罪恶生产线,哪怕是打著“学校实习”这样冠冕堂皇的旗号。

来源: 中国网

标签
返回页首

本网站使用cookie来收集有关您计算机的信息。

请参阅中国劳工通讯的「隐私政策」以准确了解我们向网站用户及电子报订阅者收集何种信息, 我们如何使用这些信息,以及如果您对此有任何疑虑,如何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