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外来工价值观:挣钱自己用 爱做城市梦

2010年02月22日

 

       

        农民工现在更注重精神需求,希望依靠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在城市深深扎根 晚报记者 任国强

        □据广州日报报道

        与十几、二十年前南下广东打工的父辈相比,他们是截然不同的群体。他们手上没有久握锄头、镰刀留下的老茧,甚至已经不会种地;他们不用背负生活的重担,可以潇洒走他乡;他们听著MP4,聊著手机QQ,习惯了城市生活,他们是典型的80后和90后。因爲沿著父辈的足迹赴南粤闯荡,他们也被称作第二代外来工。

        与父辈相比,他们学历更高,视野更宽,个性更强。更重要的是,在南粤闯荡的他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父辈式的衣锦还乡,他们更注重精神需求,希望依靠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在城市深深扎根。

        春节期间,记者深入湖南、湖北、安徽、四川等地,探访在珠三角打工的第二代外来工,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幷展现他们与其父辈截然不同的择业观、价值观。

        ◎价值观

        安徽徐兵:

        买豪宅、开靓车就是成功范本

        当同龄人打工赚钱在家乡买房置业的时候, 22岁的徐兵却将打工所得全部变成银行存款。他说,自己想单干,在广州买豪宅、开奥迪就是他理想中的成功范本。

        当许多同龄人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候,今年22岁的徐兵,却已经在社会这所大学里整整学习了5年。家住安徽省六安市椿树镇草庙村的他,这些年不停地辗转于珠三角各地的小五金厂。初中毕业那年,徐兵便跟著老乡外出打工,刚开始时,由于没有什么技术,徐兵只能选择在一家服装厂打工。

        当时,徐兵有一些老乡在附近的五金厂干电焊活儿,这份工作虽然比较累,但工资较高。徐兵找熟人拉关系,得以趁著五金厂停工时“潜入”厂房里,利用厂里的设备学习焊接技术。由于害怕被发现,师傅每天只允许他学一个小时,就这样,一个星期下来,徐兵竟然将很多人一个月也学不会的电焊技术掌握得八九不离十。

        很快,徐兵便离开了服装厂,爲了学习更好的技术,他开始频繁地跳槽。随后他 “招兵买马”,从老家带了三四个同龄人做学徒。他带的这个 “团队”,实际上算是这家小五金厂的一个焊接车间,由老板负责接订单,然后将焊接工艺承包给徐兵他们做,因此,收入幷不固定,工作时间也相对自由。平均算下来,一年的收入有七八万元。

        而徐兵的梦想是自己 “办厂”。“我算了下,现在厂房、原材料所有成本加起来,没有25万元开不起来,现在一个人单干风险还是太大。”

        ◎择业观

        四川黄仪容

        宁做服务业,不做生産工

        年轻气盛,又没有太大的经济压力,这让二代外来工的择业有著更多的余地。黄仪容在制造业企业干了不久便迅速转向服务业。

        今年20岁的乐山市人黄仪容就是第二代外来工,她的父亲上个世纪90年代到东莞一家运输公司打了8年工。

        而黄仪容则于前年春天来到了广东,先是在一家玩具厂做生産工人,半年后,她顶不住车间的高温和长时间的加班,去了顺德的一家熟食品专卖店做营业员,在这里她做得得心应手,几个月后升爲店长,工资达到了1800元。

        “我在工厂如果要拿到1800元,每天至少要加班3个小时左右,而在专卖店,只需要工作8个小时,而且环境更好。”黄仪容说。

        而与她一起工作的小周说,珠三角的打工妹们,基本上都是先在工厂里面做工,不久后,就会有一部分人员离开工厂,去酒店、宾馆、茶楼、餐厅上班,因爲这些工作轻松一些,工资也更高。

        黄仪容说自己过了年将马上回到广州上班,不过她是坚决不会去工厂了,因爲工资相对比较低,而在酒店等场所工作,还有机会学习、认识高素质的朋友,至少有更多见世面的机会。有时单位还会组织去旅游、聚餐、培训,在工厂,由于人多,基本上没有这种条件。

        ◎生活观

        江西陈涛

        会炒股,爱上网

        因爲 “形象”问题, 18岁的江西陈涛与在深圳打工超过十年的叔叔陈梓在年夜饭的饭桌上起了争执。其实,让父辈们看不惯的还不只是陈涛留的黄色长发,去网吧上网、把打工的钱拿去炒股,都让他没少挨駡。

        在陈梓眼里,工人的形象应该像自己一样,一个简单的平头,一身蓝色工作服。

        而陈涛却在过年前两个月留长了头发,还特地做了一个发型,长长的刘海直接往四周散开,幷染成了黄色。陈涛对叔叔的指责满不在乎:“这话你都说过好多次了,工厂又不是只有我这样。”

        陈涛对记者说,叔叔对自己指责不止在发型上,还有工作态度上,他总是被指责 “不爱吃苦”。

        陈涛说他幷不想一辈子做工人。“我下班和几个朋友去网吧上网,这个也挨駡,说什么有时间上网,不如踏踏实实学一门技术,我其实是投了一点钱在股票上,我不去上网怎么知道赚了多少。”

        更重精神需求渴望融入城市

        在国内某知名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资深人士陆阳群表示,与珠三角第一代外来工相比,以80后、90后爲主体的第二代外来工,身上担负的经济压力幷不太大。他们南下闯荡,更多的是希望见识外面的世界,爲自己寻找到一条不同于父辈的出路。这样的初衷也体现在他们的择业观当中,工作时间长、工资低的重体力劳动,现在已很难吸引80后的年轻人。

        背井离乡打工不仅爲生存需要

        四川省劳动厅法规处一位人士告诉记者说,对于80后打工者来说,他们不再承受第一代农民工那种需要养家、需要糊口的生存压力,他们打工不再是单纯的赚钱,而是自己的一种锻炼和提升,这就爲新一代的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企业如何让这些第二代工人有归属感、有成长的机会,否则,将会长期处于来一批、走一批的不良循环当中。

        不能吃苦是二代外来工的劣势

        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副秘书长崔传义表示,新一代外来工的就业观念、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与城市人相差无几,渴望融入城市社会、成爲真正的市民。

        平等意识比较强,要求平等就业、平等的待遇、平等地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他们的拼搏意识和进取精神还是比较强的,要求有所发展。不过他还指出,不能吃苦耐劳也是这代外来工的一个劣势。

1

来源    :    2010年02月20日    新闻晚报

1


标签
返回页首

本网站使用cookie来收集有关您计算机的信息。

请参阅中国劳工通讯的「隐私政策」以准确了解我们向网站用户及电子报订阅者收集何种信息, 我们如何使用这些信息,以及如果您对此有任何疑虑,如何联系我们。